快捷搜索:  

末年大学(University)进村庄(帮扶县驻村手记)

"末年大学进村庄(帮扶县驻村手记)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 "

清晨的阳光照进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付家店满族乡北店子村,67岁的村民白凤英喂完鸭子,直奔村里的老年大学(University);学校教室不大,3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……

“这里的课,一次没落。”白凤英笑着说,“年纪大了,还能上‘大学(University)’培养兴趣爱好,可得珍惜机会。”

白凤英说的“大学(University)”是滦平县老年大学(University)北店子村分校,每周上一次课。学生(Students)中既有附近产业园区的工人(Worker),也有村里的老人,年纪最大的已75岁。

“滦平县共有6所老年大学(University),村级老年大学(University)就这一所,这也是承德市唯一一所村级老年大学(University)。”北店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印说。

村里办老年大学(University)不容易,场地、教师等各方面都得想办法,为啥还要办?“不能‘富了口袋、穷了脑袋’。”王国印说,村里老年人不少,要丰富他们(They)的精神文化(Culture)生活(Life),“让老年人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。”

王国印提出开设老年大学(University),很快得到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积极响应,找好了场地、打扫了卫生、招来了学员……

老师(Teacher)从哪来?北店子村小学(Primary School)教师田云听到消息,主动报名来讲课,并兼任老年大学(University)班主任,“既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(Life),还能借助这个平台传播知识,我很乐意。”现在,除她之外,还有付家店满族乡中心校的3名老师(Teacher)在这里兼职。

设施和人员到位后,把课上好成为重点。村里经过调研,为老年大学(University)设置了老年心理健康(Health)、文史知识、休闲健身舞蹈等5门课程。王国印主讲的文史知识课备受欢迎,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教案,上面写满了备课记录,“老人们特别爱听当地的红色历史(History)。”

“村里有些年轻的夫妻出去打工了,一些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养育。”田云了解这一情况后,开设了家庭培育课程,“怎样做好隔代培育,怎样引导孩子积极健康(Health)生活(Life),老人们对这些内容很上心。”

给老年人上课,还要讲得通俗。“起初,有老师(Teacher)讲民法典,大家对法条没啥兴趣。”王国印说,学校专门召开座谈会,讨论(Discuss)教学模式,更改教学风格,从老百姓身边的案例讲起,内容贴近生活(Life),老人们一下子来了兴趣。

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、德化人心、凝聚人心的工作。“开设老年大学(University)后,村民学知识、懂礼仪,村里的风气更好了。”王国印说。

“下一步,我们(We)将继续丰富教学内容,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活动,把老年培育融入老年人生活(Life),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。”付家店满族乡党委书记赵宝才说。

《 国人日报(Daily) 》( 2024年03月15日 06 版)

(责编:李昉、郝孟佳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老年,王国,大学(University),村里,老年人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590) 踩(97) 阅读数(1581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